诗情画意 情景交融

           诗情画意   情景交融

                                      ------杨莉莉梅花作品赏析

 中国画源远流长,技艺精深,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一整套严谨规范的艺术体系和独特鲜明的色彩风格。翻开中国美术发展史,历代大师迭出,创作成果累累,要传承这博大精深的书画艺术,不经一番寒霜苦是不行的,只有真正热爱艺术的人,才会辛勤耕耘,耐得住寂寞,才会用作品给大家呈现出美的享受。

杨莉莉自幼喜爱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痴迷于大自然的万般造化。朝阳里舒展身骨,风雨中感受起落。岁月里体察张驰,历练中彰显从容。知识和智慧,似少女手中的丝线一般,在改变着自己的同时,编织着五彩的梦。迈着坚实的足迹,行着辛勤的品格,把天上洁白的云,山间清澈的小溪,梦中的涟漪,醒时的感悟,相识相知,簇拥相通。精心耕耘,不计收获,用真诚与关爱营造着一片和谐之天地,不经意间旋转了命运的陀螺,一年又一年,终尔感悟了大千世界万物同融,不期间收获了内心的平和与自信。

杨莉莉熟读中国古典诗词,追求诗情画意的美好境界。在对大自然的体验和感悟中,在勤奋的艺术实践中逐渐领悟和体味了中国画的奥秘。余以为,杨莉莉领悟和体味的要点是用笔墨写意、传情。中国画的笔墨意趣固然重要,但只有当这些笔墨的趣味和情调为创造画面的意境、传达思想感情服务时,才能发挥最大的审美效果。

杨莉莉的画作是浓郁诗情的艺术表达,她的艺术创作追求诗的境界,读来如饮醇酒、如品佳茗,清香可口,回味无穷。追求诗画交融的意境,发轫于王维,成熟与郑燮。杨莉莉迷恋于古典诗词,不仅其乐无穷地赏读无时日,而且常有寻诗觅句的激情。

杨莉莉的作品《只留清气满乾坤》中,高洁的白梅自在地开放在交错有致的梅枝中,衬着清雅的背景色,王冕千古流传的“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句意境立即浮现于读者的大脑中。在《忽然一夜清香发》这幅作品中,杨莉莉则是采用了圈点结合的用笔方法来表现梅花的娇艳及清香,枝条穿插独具匠心、错落有致。老干采用双勾法表现其苍老,主干及小枝采用没骨法表现其生命力。整幅作品结构严谨,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在朦胧的背景里,烘托出梅花似乎是一夜之间开放的,让人有一种“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美好想象。在作品《暗香浮动》中,杨莉莉表现的是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怒放而且姿态美妙的意境。红色的梅花在黑色的枝条中疏密有致地开着,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美妙。人们的脑海中就浮现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画面,是何等的动人啊!杨莉莉的作品《梅花本是神仙骨》中清雅脱俗的绿梅所传达的那种境界更是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以至于在展览厅中参观者纷纷拍照合影络绎不绝。有道是“梅花本是神仙骨,落在人间品自奇”, 这不正是杨莉莉所追求的艺术境界吗?在画梅花的过程中,无疑杨莉莉是独具匠心的,在《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世人的眼中,梅花多以向上伸展来表现其积极精神,为了打破常规,杨莉莉在这幅作品中反起到而行之,表现梅花谦逊低垂的一面,不仅从构图上逆向思维,而且从色彩上也加以改变,以本地街边小巷常见的黄色来表现梅花,更是让人感到亲切,不仅对作者表达的思想心领神会,而且伫立欣赏沉思不已。

杨莉莉的笔墨功底扎实深厚。她不但擅长花鸟画,山水、人物也有所涉猎。她把梅花、兰花与山水完美结合,创作出了《双清图》;把梅花、松树与山水结合,创作出了《松梅图》;把梅花与人物结合,创作出了《梅下研诗图》、《踏雪寻梅》;把梅花、山水和人物结合创作出了《寒山寻梅图》。她的脚跟牢牢地扎在中国画这块沃土上,她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中国艺术气度,洒脱而苍劲,感情含蓄而真挚,具有高贵典雅的艺术品位。她的每一幅画都充满诗意、激情和灵感,表现语言丰富生动而有张力,体现出她诸多笔法的灵活运用,不论小品和巨幅,均挥洒于无拘泥的笔墨之间。健康、质朴、醇厚的审美趣味与创新的艺术追求有机结合,形成杨莉莉的艺术品质,创造自己独具面貌的画风,给人清新和谐的美感享受。正因为如此,她的作品得到收藏界的广泛关注。

余认为,此一切皆缘于她甘于寂寞,长期潜心于诗文、绘画创作中。日积月累,终能以平和之心,发散出精雅之气,直扣艺术鹄的。她的作品,妙得天籁,尽显风致高雅,味醇意透的独特感受。既坚持深厚的传统功力,又承接文人画的余风,还合着强烈的现代创新意识,形成了独自的形式美和现代感。显得既空灵潇洒,又敢于突破中国画传统格式的藩篱,令观者有耳目一新之感。

当然,杨莉莉还年轻,她骨子里追求完美的精神注定了她在艺术道路上还有更多需要学习的东西,我在这里希望她戒骄戒躁,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书画艺术。最后我以一首诗祝愿杨莉莉——“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作者: 罗治安(郑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常乐斋主  于壬辰年夏月]